本團隊出席在美國/斯波坎舉辦的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無線存取網路第2工作組(Radio Access Network working group #2, RAN2)#104會議,本次會議由3GPP 北美友人(North American Friends of 3GPP)主辦,共有307人參加。本計畫團隊依規劃有3位成員出席,參與3GPP第15版(Release 15, R15)與第16版(Release 16, R16)中新無線電技術(New Radio Technology, NR)與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標準制定工作,本計畫團隊著重在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CP)與用戶平面(User Plane, UP)之各個重要議題;此外,也關注物聯網相關技術,包括窄頻段物聯網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技術以及新無線電工業物聯網 (New Radio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NR-IIoT)技術。在會議期間表達我方之意見與立場,同時彙整各項研究議題之發展與技術現況,並蒐集各家廠商對於不同議題之立場與看法。
在CP方面:對於非活躍狀態(Inactive state)機制的設計中,討論有關於連線恢復(Connection resume)程序的修正與移動至遠離服務區(Out of service)時的處理。對於連線控制的程序中,討論關於只有信令(Signaling only)的連線機制設計。對於在3GPP RAN#80會議中核准的新工作項目(Work Item, WI) “Release 16 LTE even further mobility enhancement”,討論核心網路(Core Network, CN)為5G核心網路(5G Core Network, 5GC)的架構在此WI中的適用性、提升穩健性的解決方案及縮短使用者資料中斷時間的解決方案等。
在UP方面:在部分頻寬(Bandwidth Part, BWP)的議題上討論標準規範裡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層和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層對於BWP識別(Identity, ID)認知不一致的問題。在波束故障恢復(Beam Failure Recovery, BFR)的議題上討論當執行BFR程序時如果時序校準計時器(Timing Advance Timer, TAT)已倒數結束的話,是否該限定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 UE)只能用競爭式隨機存取(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CBRA)的方式來執行BFR程序。另外在輔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 SUL)的議題上也討論了標準規範TS 38.300裡關於UE在一個配置SUL的細胞(Cell)執行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 RA)程序的說明不清楚的問題。
此外整合存取與後端網路(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研究項目(Study Item, SI)在此次會期決定了CP與UP在協定設計的相關問題定義和可能解法,完成技術報告TR 38.874的撰寫,順利結束。
在物聯網相關議題方面,此行主要任務包括關注R16的窄頻段物聯網之其他增強功能(Additional enhancements for NB-IoT, NB-IoTenh3),以及NR_IIOT等議案討論,以掌握3GPP物聯網標準現況與技術發展趨勢。NB-IoTenh3之技術討論,主要著重於資料提前傳輸(Early Data Transmission, EDT)以及閒置模式(Idle mode)下預配置資源(preconfigured resource)傳輸等;NR-IIoT之技術討論,相關議題包括時效性網路(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同UE內的優先權與多工、以及資料複製(Data duplication)與多聯結(multi-connectivity)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