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說明了大部分國際標準制定的流程: |
|
- Call for Contributions:標準組織成立了一個新的工作小組,即開始徵求廠商提案。
- Posted Contributions:廠商自由提案,通常是將提案登錄至標準組織所指定的網站上。
- Treated:發表提案及討論。IEEE的會議通常每個提案應該都有機會上台發表,必須討論完所有提案,才能進行下一輪的 Call for Contribution 或 Call for Comment。因此每一個會期經常會挑燈夜戰,開會到半夜。
- Harmonized:標準的形成並不一定在會議上產生,會議前後的協調更是重要。志同道合的廠商可以將彼此的提案併案或修改,以爭取更多的支持。所以會議前的會前會及多方通話是非常頻繁。由於各地區時差的因素,專職參與標準的計畫成員經常需要半夜到辦公室與國外的廠商進行電話討論。
- Accepted (voted):提案是否要過關,這是最重要的一環。一般而言,投票贊成超過75%,提案才會通過。因此,培養盟友以及投票部隊非常重要。
- Draft Spec.:標準規格草案。
- Call for Replies to Comments:徵求是否對標準草案有意見,若其他廠商有意見,將重新徵求提案。
- Final Spec.:標準規格定稿。
|
上述為國際標準貢獻提案成為標準規格的流程,但若是提案中未將專利構想隱含其中,則再好的提案只不過是做公益事業,造福大眾,卻無法成為關鍵智財權。所以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若要取得關鍵智財權,一定要將專利構想綁在提案中。但話說回來,若其他廠商知道提案中有專利,則通過投票的難度又更高了。 |
|
|